22
2016
06

开讲(1):幼儿美术

 幼儿美术是3——7岁学龄前儿童所从事的造型艺术活动,反映幼儿对周围现实生活的认识和体验。主要分为绘画、手工和欣赏三大类。

 

自从1981年美国斯佩里博士关于左右脑分工的理论获得诺贝尔奖后,许多发达国家都在竞相探求形象思维的教育,一些科学家开始研究均衡地运用左右脑半球的教学法,他们认为:只有绘画的训练才是形象思维的突破点。从而促进分析、推理的能力及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力感受力,幼儿在美术教育中所获得的智慧、知识和经验可以把智商提高30%。所以作用美术教育所解决的不仅仅是幼儿绘画技能的问题,它开发智力的意义远远超过了画画本身的含义。素质教育的基础性指出:基础教育重在培养人的基础素质,这些基础素质将为幼儿的全面健康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并使其终身受益,素质教育倡导“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美育是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美术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手段之一,其主要任务是:初步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社会生活的欣赏力和表现力;逐步培养幼儿对美术的兴趣爱好,发展其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和形象思维能力;手部肌肉动作的协调性和操作能力,初步熟悉并掌握简单的美术知识及用法;运用已学的知识和技能自由地表现对生活的感受,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和深入,美术教育也迎来了自己的春天。 爱美是人类的天性,爱画是孩子们的共性,幼儿绘画训练的目地是为了开发幼儿智力,使他们学会一个自我独立观察、感觉、组合、表达世界的方法。所以,在幼儿美术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给孩子们自由,还孩子本色。只拿“象”与“不象”作为评价一幅幼儿画的好坏标准,势必给人才的培养带来失误,伤了一些孩子的心。
由于幼儿的生理机制尚不完善,手、眼、脑三者的配合尚不十分协调,所以画出来的形象荒诞、奇特、不合常理,但这正是幼儿画的可爱之处,它所展现的魅力是成人所望尘莫及的。“对于幼儿来讲,艺术就是一种游戏,只有幼儿从中获得欢乐和愉快的体验时,艺术才能真正成为幼儿的需要,并且被幼儿所接纳”。所以,幼儿绘画介于游戏和心理表象之间,他们的绘画活动更多的像玩一场游戏,这种“不像”的画正是幼儿自娱自乐的产物,正是他们对外部世界的真实感受和内心世界的真诚流露,是真、善、美的体现,而正是这种游戏锻炼他们手、眼、脑高度和谐的统一能力,激发了他们热爱生活、热爱自然、勇于探索的精神和独立创新的能力,开启了他们的心智,培养了他们的个性品质,想象力和创力。幼儿画与成人画相比尽管表现形式和技法无法相提并论,但其纯真、质朴的童趣则是成人画所不及的。这种纯真、质朴的童趣往往给人更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因此,教师应珍惜和爱护他们的这一特征,不要总在“形”上做文章,评价“像不像”、“美不美”,应该遵循他们年龄发展的规律,循序渐进,善于理解和尊重他们的心理特征。只要他们在绘画的过程中是愉悦的、投入的,教师就不要过分挑剔。只有孩子充分发挥了想象力,做到了敢想、敢画,才有可能画出真正的幼儿画。

培养阶段

幼儿美术教学培养阶段分为三个层次。

小班

以培养幼儿的感官能力,特别是细致入微的观察能力、探索外界事物的认知能力为主,丰富幼儿头脑的形象积累,让孩子多听、多看、多记,强化幼儿的形象记忆。

中班

以培养幼儿类比、联想、发散思维及在绘画中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思维能力为主。

大班

以培养幼儿的再造想象、创造想象为主,让幼儿异想天开,幻想未来,创造未来。
在教学中以系统的形象思维训练为主要内容,以绘画为手段,以游戏活动为主要形式,与各学科有机配合,在全面提高幼儿素质的基础上,培养勇于独创、有丰富感情、有审美情趣及良好个性品质、更聪明的一代是创造思维教学法的最终目标。

培养重点

关键是兴趣。不要过早强迫他学习素描和色彩,最好也不要强迫学习国画。因为幼儿美术讲究的是原生态创作。如果看一下中国性甚至国际性大赛,除了少儿书画赛以外(书画比赛就是书法和国画比赛,不算真正的儿童画比赛)其他的少儿画讲究的是自我的想象和自由的色彩,这个时候用透视啊明暗啊去束缚孩子的想象和美感是不必要的。这个时期要注意孩子的精神状态,要让他放松,愉快。因为原生态性的创作,幼儿的所有情绪和想法都会变成画的一部分。可以等到上小学开始接触水彩,但是注意,依然不建议接触国画,可以给他看各种画册和图片让其自由选择喜欢的图画临摹或者自己创作,最后等他确立偏好以后再选择是中国传统美术训练还是西洋美术训练。这个可以在小学4~6年纪甚至初1。因为保持良好的兴趣和持续的创作,学什么都不会迟。就怕没兴趣或者不做自己的创作,那么学起来就会比前者吃力很多。


观念差异

中外早期美术教育观念差异在于是强调美术技能重要还是强调自我表现重要。中国的早期教育强调美术技能重要,要把培养儿童的观察力放在首位。中国的教师认为幼儿什么都不懂,什么能力都不具备,而要通过观察来学习一切,并从中发展各种能力。外国的早期教育强调自我表现重要。他们则认为幼儿具有天然的想象力,这是成人没有而幼儿独有的能力,因而是极为珍贵的,不仅需要特意保护,还要深入开发。中国人认为手把手地教孩子,可以使孩子很快学会比较难的动作或完成比较复杂的活动,从而在最短的时间里学会一种技巧或一种技能。比如,美国人认为,孩子应该自己去思考和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而成人手把手地教孩子,使孩子不可能自己领会完成这项任务的方法,也不可能从中有所领悟。中国人认为技能学得越多、越快,孩子就越聪明;而美国人认为亲身经历越多、体验越丰富,孩子就越聪明。中国的教育注重的实际能学习,而美国的教育注重的事务性开发,即给孩子更多的空间和机会,让他们自己教育自己.[2] 


意义


开发智力

据研究表明:人脑的左半部是抽象思维,右半部处理总体形象信息。而部分家长和教师重视的文
字、数字这些教育内容,则使幼儿左脑负担过重,右脑锻炼不足。这种现象有损于幼儿正常的和谐发展。美术教育就是用有趣、新奇的刺激,启发和诱导幼儿去感知事物的外形、结构,主要通过想象和形象思维,有利于右脑的发育。
美术教育还要求幼儿手脑并用,如手工制作,通过手的操作,锻炼
幼儿的小肌肉群,使手指和手腕协调配合,促进大脑的控制和调节能力,增强幼儿的动作灵活性和准确性,如剪贴“金鱼”,幼儿经先把印有圆形、半圆形、三角形的彩纸,沿线剪下来,然后在纸上拼出金鱼的不同姿态,最后粘上,还画上嘴和眼睛。经常锻炼,幼儿就会大胆构思,进一步开发智力,提高幼儿的创造性和想象力。

引导创新

幼儿美术教学的重点应是创造意识的启迪,而不是技能的传授。因此,通过绘画、手工操作指导幼儿如何思考远比知识技能的传授重要。幼儿语言表达能力较差,学画画要比学说话快的多,在绘画中表达的心态和对事物的感受,要比语言还要丰富。绘画可以直接刺激幼儿的右脑。

培养美感

幼儿对美的追求,不仅反映在对自然的评价上,也表现在对外界一切美的事物的热爱上,那些美的形象景色,无不引起他们的奇思遐想。正如郭沫若所描绘的那样:“幼儿看见一只美丽的蝴蝶在花丛中翻飞,使他心中发出一种快乐的情趣,他便连声叫到:啊,蝴蝶呀,蝴蝶呀,好看的蝴蝶呀!这是情趣的直写,这是幼儿的诗,但等他稍长大了,他便模仿着画只蝴蝶或者还要添些花草上去”。这段话十分概括地描述了幼儿对美的追求与情感的袒露,正是由于有了美的感受,才把表现美的情趣的琴弦拨动起来。
没有美感,便没有美的表现。美感是客观事物给人一种美的刺激后所产生的一种情绪反映,美感的特点是由衷的高兴及由于接触美的事物而产生的内心喜悦,教师要根据美术活动的要求,充分利用环境的有利条件,以积极运用感官为原则,灵活地运用集体活动与个别活动形式,为幼儿提供充分活动的机会。这样才能使幼儿在充分感知美的基础上,理解美和形成美的观念,产生表现美的情趣,初步具有判断和评价美的能力。为达到这一要求,在美术教育中,教师要十分重视美术欣赏活动,因为欣赏本身就是审美过程。例如,欣赏那些以儿童生活为题材的年画、图片,动画片等。对于这些作品可以从表现的形象、主题内容、作品类别以及造型手法等方面作些简单介绍,引起幼儿绘画的兴趣和愿望。这样幼儿通过感受美,就可以大胆地表现美了。

提高心理素质

良好的心理素质要从小开始培养。一个人哇哇落地之时,犹如一张白纸,涂成什么颜色就是什么颜色,所以,家长、老师的责任重大。教育是个很大的范畴,美术教育虽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但是不可分割,至关重要。美术教育与其他教育相比较,美术教育对其他教育有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它能培养儿童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这样一说,好似美术教育就是思想品德教育,其实它只是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也是一种独特的手段。它的独特表现在:美是通过具体、鲜明的美的形象来打动人、感染人、教育人,同时美术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它通过审美主体的情感体验产生对客观事物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从而得出道德上的判断,正是在进行美术教育的过程中,儿童的心理素质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变化。可以这样说:美术教育,“潜移默化”的特点就象“和风细雨”之于禾苗,润物细无声,儿童就是在这感受美,发现美,追求美,表现美的过程中,心理素质逐渐提高了。

提高兴趣

美术教育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与学习能力,能有效地帮助幼儿形成积极的个性特征。如:幼儿在有趣的美术活动中,对问题更加敏感,对实践的成功抱有更强的信心,更多地体验到自己的力量。幼儿美术教育活动,能增加幼儿对生活的热情,在美术创造的活动中,生活对他们来讲是亲切而有趣的,这种活动会使他们感到兴奋,令他们向往,由多种材料构成的艺术造型千姿百态,往往会令他们感到惊喜并渴望自己的未来,描绘美丽的图画,。

成就品质

美术教育可以引导幼儿建立良好的社会人际关系,培养他们的交往能力,使之富于同情心和帮助别人,解决困难,摆脱困境,并为同伴的进步和成就而感到愉快。这些品质,如自信、热情、顽强、富于同情心和勤奋好学、爱创造等,还是创造型个性的性格特征,幼儿美术活动是对幼儿实施创造性教育的最佳手段。幼儿美术教育的根本意义在于通过幼儿创造性的美术活动促进幼儿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